迷思概念是科技

我想說說我心中的教學科技.

教學科技當然不是科技教學,這是個COMMON SENSE.
但太多老師把教學科技中的科技狹隘的解釋為:科技設備.
我想這樣說某部分是對的,但不全然是對的.
這裡的某部分是對的,指的是利用科技設備作為教學的工具或方法之一,當然是無庸置疑的.
但科技不是教學的全部或者唯一方法,要清楚辨識這一點,我想其實對於一個專業老師而言也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所以如果把科技設備的老舊,網路效果的不穩定,教師或學生科技能力的不足,等等科技因素作為不願意或不能翻轉的原因,那就是藉口了.
因為翻轉不是只能使用科技資源做為教學過程中唯一或必要方法的教學模式.
退一百步說:不只是翻轉,所有的教學模式都不應該把科技資源視為唯一或必要的教學方法.

那麼,甚麼是教學科技?
我的定義是:教學科技是一種動態的教學歷程.

因為動態,所以必然是雙向或多向.
因為歷程,所以必然是陪伴或引導.

這是我的定義.

因為這個定義,所以我的國文課通常是這樣進行一篇文章的.

1.前三天會丟給學生這篇文章中的形音義補充資料,學生必須要在文本當中找到那個字或詞,然後把資料剪下來,貼上去.
2.課前兩天發下學習單。
3.課前十分鐘,形音的起點行為檢測.對的加點兩倍,錯誤的就是自己回家的手寫功課.
4.抽籤分組,當然是異質性分組,籤是設計過的,根據學習單進行提問由小組搶答或抽籤回答,提問的對答過程,大致勾勒出這篇文章的學習脈絡.
5.各小組開始共讀文本,要出聲朗讀,再次彼此確認形音.
6.動手整理文章結構表,包括自然段事實摘要及意義段主題統整或結構區分(我帶的學生經過半年或一年之後,會省略這一個階段)
7.繪製心智繪圖(我的心智繪圖不同於傳統一般心智繪圖,整個成品會包括I SEE-I FEEL/I THINK-I WRITE,最後上台I SAY.)
8.各組隨機上台發表心智繪圖,由我及同學提問,過程中帶入重要的句型及修辭或國學常識,並伺機解釋較難詞語。
9.進行學習單對話及教師總結(此時結合課文導讀/課文賞析/作者介紹/情意)
10.回家自學作業是根據小組討論及發表後完成的心智繪圖,完成一張屬於自己的心智繪圖,可以補充,可以修改,個人作品即為個人成績.
11.自學作品掃描轉檔單槍投影,課堂上抽籤或由學生自願上台發表(3-5位,以發表情意賞析為主)
12.課後會有形音義成果驗收,未達精熟部分,自行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期末結束之前,找國文小老師到我的電腦檔案庫裡列印進行補考.
13.習作或者每篇文章總結性評量,隨機抽籤或自願,讓學生講解高層次題目(應用/理解/反思…),教師補充或解惑。

這個過程,國一新生的第一課通常需要6-8節,本校都在暑假新生銜接課程時操作。3-4課過後,5-6節可以完成一篇文章,半年至一年以後大約需要四節即可完成一篇文章,換句話說,所謂的"進度",在半年至一年後已經不會是問題(雖然,我們的共識:學會叫進度,不是教完叫進度)。

班級在大約經過一年半之後,會進入差異化課堂模式,亦即抽離已達自學水準的學生成為自學組,班上會呈現有人自學有人共學,當然學習要求也會有高低層次不同.這階段目的在於去鷹架,讓中後半段學生完全承擔更多必要的學習責任.
同時間,因為學習速度加快,所以每次段考間會有6-8節完全由學生進行閱讀專題報告,每位學生15-20分鐘以ppt或心智繪圖報告自學成果。我和同學會針對報告內容進行雙向或多向對話.

大約經過兩年,全班都進入課堂上自學繪製心智圖,然後抽籤或自願上台發表,在前三個學生完整報告文本之後,第四個開始只需報告於前面發表或理解的不同之處,如完全一樣,那就下一篇文本由他首先報告.這個部分在分享自學及專注聆聽,

大約經過兩年半之後,單一版本的六冊文本已經結束(換句話說:"進度"超前),開始進入隨心所欲的階段.我採取以其他版本的另外文本作為大量閱讀材料,可以在一個時間內,同時進行數篇文本的學習.可以完全共學,可以差異化,可以完全自學然後分享.

但,不管哪個階段,老師一直都在.
對話一直都在,動態歷程一直都在。

今年夏天,完整經歷這三年的第一屆孩子
會考國文成績是7A13B

這是我認知的教學科技.

提問引導可以借助網路資源,但沒有一定要.
學生自學作業包括閱讀專題報告可以利用ppt或X-MIND完成,但沒有一定要.
學習單內容是用來協助勾勒文本學習脈絡的,學生可以搜尋網路資源,但通常會是在課堂完成,所以,沒有一定要.
掃描轉檔單槍投影是我唯一必備的科技資源.

其他的,沒有一定要.
我說的是,沒有一定要科技設備或網路資源或雲端學習.
可以要,但沒有一定要.

我跟我的學生,還是翻轉的不亦樂乎.
偏鄉 弱勢 但翻轉了學習的樣貌.

因為
我的分組不分組或怎麼分組是觀察學生學習樣態而決定的.
我的提問與學生的提問在課堂中是隨時雙向多向流轉的.
我的腳會記得走進學生的分組
我的手會記得放在學生的心智繪圖上
我的眼光不會輕易離開學生的對話
我的心思會隨著學生的不同回應而轉換.
什麼時候給 給什麼 要怎麼給
什麼時候出聲 出什麼聲 怎麼出聲
在這樣的課堂中流動又流動

我知道我的學生基礎能力不佳,所以我必須設計策略協助他們搞定形音義。
我知道我的學生家庭能夠支持科技設備的狀況不夠好,所以我不強求使用科技資源完成自學作業,以免造成困擾。
我知道我的學生仍然需要使用科技的能力,所以國文教室裡提供網路資源,並尋求電腦老師的協助將xmind,ppt,關鍵字搜尋及利用網站資源列入課程。
我知道偏鄉孩子需要更多引導才能學會如何對話,所以討論時間我會一組又一組輪流走入,聽他們,然後引導他們。
我知道偏鄉孩子不太習慣教室是他們的舞台,所以我接納他們鼓舞他們,一次又一次,不怕犯錯,沒有講錯,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會更好。

課程設計是核心 基本能力是主線 教學活動是觸媒
話語流動是線索 自學共學是方法 科技資源是工具

這樣的動態歷程 我稱之為 教學科技.

這是我的教學模式,你當然也有你的
我們當然都需要廣納意見但不需要複製誰的流程
更不需要為了驗證某一個教學模式可以放諸四海皆準而拿孩子們試驗

怎麼問 怎麼答 怎麼丟鷹架 怎麼拆鷹架
怎麼放 怎麼收 怎麼鼓勵擴散 怎麼拉回聚斂
怎樣感受當下氛圍 前進或轉進?
怎樣感受眼前風景 加速或暫停?

一套方法一個模式甚至一本備課用書一個教學光碟30年
這不叫專業 不是教學經驗 這叫年資
放著學生播影片看DVD輪流上台報告回家從網路抓來的作業
這不叫科技 更不會是翻轉 這叫偷懶

怎樣使用不同工具 包括科技設備
怎樣運用不同媒介 包括網路資源
怎樣善用不同策略 包括雲端自學

怎樣看見不同時刻的需求
怎樣產出不同需求的策略
怎樣流轉不同策略的設計

怎樣以動態為課堂的學習歷程
怎樣以學生為主角的課程設計

就是教學科技 就是翻轉

這是我的定義,你也可以有你的,這就是翻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裡的中年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